在南非金磚國家會議上,參與會議的幾十個國家都感到了這個時代使命意識,決心加快開放本國經濟發展,誰知道未來幾十年世界進入命運共同體的經濟發展階段,是否全球都是零關稅呢?很顯然,未來十年是關鍵的十年。一定要把中國的事情辦好,走好中國路。走好一帶一路共同發展路。
現在看明白一點,一帶一路八十多個國家用鋼需求增長的趨勢沒有改變,我們無需為鋼鐵市場的未來擔憂。
如今,人們清楚地看到:
一 中國經濟強勢發展深刻影響了世界各國經濟。
一帶一路的戰略實施,促進了中國經濟與一帶一路沿路國家戰略對接的融合,也吸引歐洲國家擴大了與一帶一路經濟的合作。德國前外交部長費舍爾說,歐洲不想沉淪下去,只有同中國發展一帶一路合作,從更大空間為歐洲經濟發展創造條件。這已經在實踐上正在形成引領世界經濟發展新格局的強大推動力。正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合作大趨勢和新秩序的力量讓美國霸權正經歷著體系上的風雨飄搖。很顯然這一切都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崛起新格局帶來的世界政治經濟深層次矛盾關系演變的必然趨勢。這種趨勢符合歷史潮流,是好事。而中國經濟開放重點是一帶一路的國家經濟。這種對外經濟結構使中國國際市場布局有很大的回旋空間。不要美國的大豆,可以世界采購。美國農民能答應特朗普嗎?
中國貨物出口近40%都是由在華外資企業實現的。面對現在世界跨國產業鏈的經濟發達,停止采購美國一些電子元件、芯片,可以加快中國研發速度。用不了兩年,中國會形成自己全球電子產品的產業優勢,而損失慘重的是美國跨國產業鏈的供應商。到頭來美國挑戰全球國家只能導致國內企業喊痛,它沒有這個承受實力。
二 中國經濟對外開放投資和合作的重點是一帶一路的發展中國家。
也是在美國對中國長期技術封鎖困難環境下,創造了許多領域世界一流競爭力。在2017年美國進口鋼鐵產品3812.1萬噸,同比增長15.4%。其中從中國進口僅僅81.3萬噸,較2016年下降5.7%,占美國成品鋼材進口總量的2.75%。而中國鋼鐵企業國際投資和鋼材出口重點也是發展中國家。
這種國內外經濟大格局變化的形勢發展也正深刻影響鋼鐵市場、鋼鐵行業和鋼鐵物流業。當前一帶一路國家經濟已經顯示4.6%的較快增長趨勢。2017年,一帶一路的國家基本建設在建投資已經接近6000億美元。而且每年以超過1000億美元的速度增長。成為全球經濟最具有投資活力的地區。這些地區和國家的國際用鋼已經顯示了4%的快速增長勢頭。
據統計“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2015年的鋼鐵消費量3.4億噸,而產量為2.8億噸。2017年的鋼鐵消費量已經突破3.7億噸,粗略估計這將是萬億級的市場。印度,東南亞一些國家甚至出現了接近10%的用鋼增長,南美地區2017年也首次出現了用鋼增加。2017年,泰國凈進口鋼材1260萬噸,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鋼材凈進口國;越南凈進口鋼材1230萬噸,印度尼西亞凈進口鋼材870萬噸,菲律賓凈進口鋼材730萬噸,馬來西亞凈進口鋼材600萬噸。以上東南亞5國2017年鋼材凈進口量達到4690萬噸。
東南亞地區不僅是我國出口重點區域,也是鋼鐵投資的重點區域。
2017年我國累計出口鋼材7543萬噸,同比下降30.5%。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國內去產能引發鋼價較長期瘋狂上漲。中國粗鋼產量占全球一半,但2016年我國累計出口鋼材10843萬噸。這個出口量僅占國際貿易量的四分之一。2017年下降到六分之一。即使出口大幅回落也沒有影響國內鋼材價格的一路走高。
這種趨勢決定了2017年中國鋼材出口回落30.5% 只是階段性特征。為了鼓勵中國鋼材出口,自2018年1月1日起,政府取消棒材、螺紋鋼和線材的出口暫定關稅,降低200系熱軋不銹鋼卷、鋼錠、鋼坯及部分鐵合金等產品出口暫定關稅。隨著今年國內市場價格穩定趨勢的形成,2018年鋼材出口已經顯示出低谷回升趨勢。 2018年6月份國內鋼材出口量694萬噸。雖然環比增幅不大,卻顯示了去產能后,連續11個月的出口增長。全年實際出口量會超過2017年。
國際用鋼需求增長趨勢也為中國鋼鐵企業調整國際鋼鐵布局結構,轉型發展,建設國際鋼鐵供應鏈物流,擴大鋼材出口,穩定國內鋼鐵供需關系和價格穩定提供了較長期的國際需求利好機遇。實際上中國鋼鐵企業,特別是民營鋼鐵企業已經在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加大了鋼鐵投資的建設力度。湛江、防城港兩個千萬噸級的鋼企建設,未來目標是高端鋼材出口國際市場。即使機電產品對美出口受到影響,鋼鐵行業也有能力控制產量,維護行業市場的平穩運行。
鋼鐵業要著眼長遠,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快國際鋼鐵產能布局,加快電子商務與鋼鐵供應鏈的深度融合,要用創新合作模式,培育自己的跨境鋼鐵供應鏈大物流建設。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