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來臨,加溫和保溫設備成為了大部分水生動物順利過冬或反季節生產的必備條件。 據了解,水產養殖冬季加溫或保溫的傳統措施主要有:電熱棒加熱,鍋爐加熱(燃油、煤、柴等)、搭建塑料大棚保溫等。隨著空氣源熱水器和空調進入尋常百姓家,近年來,這種新型的加熱方式——空氣源熱泵也被應用到了水產養殖中。
工作原理
眾所周知,熱量總是從高溫向低溫傳遞,就像水從高處流向低處一樣。能把水從低處提升到高處的設備叫水泵,而使熱量從低溫提升成高溫的設備叫"熱泵"。能將空氣中低溫熱能"泵送"至高溫來供應熱量的設備叫"空氣源熱泵"。 熱水可以自己慢慢向空氣中放熱而冷卻成冷水。通過空氣源熱泵,空氣中的低溫熱能經過壓縮機的壓縮變為高溫熱能,再傳遞到冷水中可把水加熱起來,與此同時空氣就變成了溫度更低的冷氣。空氣源熱水器和空調就是利用這個原理進行工作的。 在水產養殖的應用中,空氣源熱泵并不是直接給養殖用水加熱。經空氣源熱泵變熱后的水,經過鋪設在魚池中的換熱器(鈦管)用熱傳遞的原理使養殖水體慢慢升溫。
節能、環保
水產養殖搭建塑料大棚目的在于保溫,且主要應用于池塘養殖。空氣源熱泵、電熱棒和鍋爐等設備適合用于小水體養殖或育苗,目的是給養殖水體升溫。不同的加熱方式特點各不相同,各有優劣。
我們計算下幾種加熱方式的日常能耗費用,以給30立方的水體在24小時內升溫7℃為例,空氣源熱泵加熱的費用為48元,電熱棒加熱的費用為152元,燒煤、柴鍋爐加熱的費用為81~88元。據了解,目前水產養殖冬季生產上廣泛應用的是鍋爐加熱。然而,鍋爐燃燒能耗高,并伴隨大量有毒、有害的廢氣排放。而空氣源熱泵加熱采用的是清潔能源——電能和空氣能,沒有灰、煙等廢物排出,不但節能,還環保。空氣能熱泵節能環保,但在使用中也有弊端,即在冬季室外氣溫過低時,供熱量會有所降低。因此李恒頌建議配置空氣源熱泵時需綜合考慮投資成本、水生生物的適合水溫及保命水溫。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