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 ]:在能源領域加快電能替代和清潔替代(簡稱“兩個替代”)既是推動我國清潔、綠色發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主要方式,也代表著全球能源發展大趨勢與治理新架構。
在能源領域加快電能替代和清潔替代(簡稱“兩個替代”)既是推動我國清潔、綠色發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主要方式,也代表著全球能源發展大趨勢與治理新架構。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我國可再生能源行業整體發展形勢向好,目前可再生能源已成為我國新增電力的主力,清潔能源替代作用日益突顯。到2018年6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6.8億千瓦,同比增長13%。
但是,目前中國“兩個替代”持續推行面臨多重難點。
難題一:電能替代面臨“性價比”困境。
盡管前景看好,電能替代在繼續推行中仍面臨不少阻力。電能替代項目往往一次性投入較高,需相當長的時間方可收回投資,“性價比低”“投資回報周期長”成為電能替代的最大難點。
難題二:電能替代在技術層面支撐力度尚顯不足。
業內人士表示,在技術方面,我國技術支撐能力明顯不足。相關技術標準和法律法規仍不完善,造成電能替代市場標準不統一、操作不規范。很多電能替代技術不僅沒有宣傳材料,甚至在科研上還有問題沒有解決。雖然擁有電能替代技術的廠家有很多,但其產品質量差異較大,產品規格、型號、性能參數各異。
難題三: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快速發展帶來調峰難題。
隨著風電、光伏的快速增長,其間歇性以及難預測性給電網帶來不小的挑戰,特別是風電有別于常規能源發電,具有分散性、間歇性、波動性和反調峰等特征,最突出的是調峰問題。
難題四:網源不協調,影響清潔能源消納。
電網項目與電源建設脫節,使得新能源大范圍消納受到制約,影響清潔替代效果。一方面,新能源集中地區跨省、跨區通道規劃建設滯后,另一方面,現有新能源外送通道能力不能充分發揮。風電機組過電壓耐受能力標準低于電網設備,一旦送端系統故障,電網電壓水平上升,超過風電機組耐壓水平,將導致風機大面積脫網,擴大事故影響,制約直流送電能力。
難題五:需求側潛力發揮不夠。
電力需求側響應是電力用戶根據電力市場價格信號或激勵措施,減少或增加用電,進而促進電力供需平衡、保障系統穩定運行的行為。“需求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較低,”專家認為,促進需求側響應的價格機制不完善,可中斷電價、峰谷分時電價等需求側響應機制僅在部分省份試行,且用戶準入門檻高,參與的用戶較少。中斷負荷補償、峰谷價差水平不夠高,對用戶激勵不足,導致需求側資源主動參與系統調節的意愿不高,對新能源消納貢獻有限。(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微信平臺編輯整理)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