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倫敦是與紐約比肩的國際金融中心,也是全球最富文化底蘊與創意的城市之一。它所提供的適宜的、具有人文關懷的、開放包容的居住與工作環境,吸引著世界各地人才匯聚。
上海與倫敦的城市定位與發展途徑有較多相似之處。在邁向全球卓越城市的進程中,上海正面臨著倫敦曾經經歷和正在應對的問題,例如人口集聚、空間緊縮、交通堵塞、環境污染等等。澎湃新聞連載的四篇文章分別聚焦倫敦的金融、交通、空間、與文化創意產業四個領域,旨在從政策戰略制定的角度探索倫敦在上述四個領域的發展歷史、特色與經驗。結合上海在這些領域的發展現狀,總結出倫敦的經驗教訓對上海的借鑒與啟示。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安全、環保、和高效是倫敦交通體系的主要特色。東方IC 資料
倫敦是歐洲最大的城市之一,市區面積1577平方公里。大倫敦地區劃分為外倫敦、內倫敦、中倫敦,其中外倫敦包括12個市鎮中心。作為全球著名的大型城市,在倫敦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曾采用過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來進行城市管理,這些措施加速了倫敦的發展。其中,科學而合理的交通管理措施便是典范之一。倫敦享有“全球交通最佳城市”的美譽,因為它擁有全球最完善的公共交通體系之一。安全、環保、和高效是倫敦交通體系的主要特色。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英國發達的公共交通系統主要由地鐵、輕軌、有軌電車、公共汽車、市郊鐵路、輪渡等多種交通方式組成。目前全國有倫敦和格拉斯哥兩座城市開通了地鐵,七座城市開通了有軌電車,其他城市均有公共汽電車運營,公交專用道和公交優先通行信號十分普遍,為城鎮地區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和優良服務。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1856年世界上第一條地鐵始建于倫敦。1863年這條地鐵線路正式投入運營。倫敦目前有12條正在運營的地鐵線路,共275個車站,總里程408公里,地鐵客運量超過每年13億人次。無疑,密集的地鐵線路、零距離換乘、和聯通倫敦市中心與外圍衛星城的市郊鐵路共同協作,為居住在倫敦的出行者與游客提供了巨大便捷。除此之外,倫敦還有700多條公交線路,約17,000個公交車站,6800多輛公交車輛,年均運送客流24億人次,是世界上最龐大的城市交通系統之一。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作為世界級大型城市,倫敦的城市交通體系有其獨有的特色。首先,它呈立體式結構,水陸空三位一體,主次分明。倫敦內部有地上和地下的交通體系;倫敦與其它城市的聯系可以通過水上和陸上交通實現。這樣的結構與倫敦城市發展的自然形態保持一致,也符合倫敦城市發展的內在邏輯。其次,倫敦在建設現代城市交通體系的過程中勇于探索和使用新技術。無論是城市道路與橋梁的建設、還是地鐵隧道的開挖與電氣化改造,倫敦開創了諸多領先世界的先例。在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倫敦充分運用科學技術,這一點體現在地鐵修建從最初采用的“開挖和覆蓋”的方式,到新的“管道”形式,以及機車牽引從最初的蒸汽機車到電氣化機車。這些都證明了科技創新對交通發展的重要影響。再次,倫敦城市中心區域與郊區之間的交通連接也頗具特色。它主要采用了由內向外的內環、近郊環、綠帶環、和外環的梯次發展模式。與其它世界主要城市不同,倫敦城市交通的建構是以郊區為主導的。這是因為城市中心區土地成本昂貴,加上早期交通體系的建設資本主要是私人投資,在沒有收益保證的情況下,私人資本出于規避風險的初衷更傾向于投資郊區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最后,倫敦現代城市交通體系的建立從最初由私人資本主導建設與管理到后期政府逐漸參與,經歷了一個從無序到有序的過程。倫敦城市交通的現代化起步主要是由私人資本來完成的,包括地鐵建設,后期政府才通過國際融資來解決地鐵建設資金,并參與運營管理。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2016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大倫敦人口已達878萬。不難想象,人口壓力必然會給公共交通的建設與管理帶來挑戰,尤其對于城市中心區而言。倫敦在管理城市交通方面最大的特色與最擅長使用的方法就是在城市發展的不同階段及時有效地制定并實施交通發展戰略。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1898年城市規劃專家與學者霍華德(Ebenezer Howard)提出“田園城市”理論。他認為應該在中心城區的外圍建立花園新城,并通過公共交通設施將這些花園新城與城市中心區相連。雖然他的這一理論之后在實踐中被證明并不可行,但這是英國歷史上第一次有學者提出完整的城市規劃理論,對后來的城市規劃理論的出現產生了較大影響。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1944年倫敦頒布“大倫敦規劃”(Great London Plan,1944)。該項規劃的目的在于修建基礎設施,從而將人口從中心城區向外圍的郊區疏散,以改善居民生活條件。建設類似同心圓狀的城市結構和衛星城等理論均在這一規劃中有所體現。該規劃的實施促使倫敦完成了基本的城市道路骨架構建。然而,倫敦人口激增速度大于新城建設速度,居民通勤往來于城市中心與外圍,給公共交通增添了大量負擔。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1964-1976年間倫敦市政府出臺的一系列規劃被統稱為“大倫敦發展規劃”,旨在防止城市中心區衰退。這些規劃的實施促進了倫敦各地區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使倫敦公共交通系統得到進一步整合。
1986年至2000年保守黨執政期間,大倫敦市政府被撤銷。一直到2001年,當時的倫敦市長利文斯通(Ken Livingstone)發布了“市長交通戰略”(Mayor’s Transport Strategy,2001),寄希望于該戰略幫助倫敦進一步提升交通系統的效率與質量。其中主要的措施除了繼續發展公共交通、并優化不同交通方式的銜接之外,創新點在于提出通過擁堵收費的措施來緩解倫敦中心城區的擁堵現狀。
2005年倫敦市政府頒布“2025長遠交通規劃”(Transport 2025: Transport Vision for a Growing World City),應對氣候變化和鼓勵綠色出行成為這一規劃的重點。倫敦開始系統性地建設步行道并大力推廣共享自行車交通,步行與自行車這兩種出行方式逐漸成為倫敦的潮流之一。
2011年時任倫敦市長約翰遜(Boris Johnson)提出新的“市長交通戰略”。鑒于2012年倫敦奧運會臨近,該戰略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如何在節能減排的基礎上提升市民出行的質量與滿意度。同時進一步鼓勵步行與自行車出行。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上述交通發展戰略在制定的過程中,都包括了詳盡的前期調研結果、充足的數據支撐、完整的規劃原則、策略、配合具體的規劃措施(2011年的《大倫敦計劃》中主要交通規劃措施超過130項)。清晰縝密的戰略思維,加上評價指標體系與實施資金保障,構成了一整套完整而實用的交通規劃指南。
例如,在2011年的《大倫敦計劃》出臺之前,倫敦市政府對規劃草案做了綜合影響力評估(Integrated Impact Assessment),將重點放在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環境保護這三個核心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了可持續性評估(Sustainability Appraisal)、生態環境評估(Strategic Environment Assessment)、生物棲息地監管評估(Habitat Regulation Assessment)、以及健康、公平和社區安全評估(Health, Equalities and Community Safety Assessment)。所有這些評估工作都是在公眾參與的基礎上完成的。公眾在政府公開的平臺上表達對該規劃的看法、建議和批評。
除了規劃公布前期的評估工作之外,在規劃實施的過程中,倫敦市政府也有一系列評價指標體系來監控社會經濟、空間拓展、交通建設等方面的特定趨勢,并根據這些趨勢來及時調控規劃策略和措施,以保證規劃預期目標的實現。
基于倫敦在現代城市交通體系的管理經驗,作者認為未來上海城市交通體系的建設與發展可以從以下四方面進一步提升:首先,應持續推進公交優先戰略。落實公交線網頂層設計,加強公交路權優化,鼓勵公交服務模式創新,提高從業吸引力。其次要不斷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市、區兩級管理,明確市、區兩級政府的責任,同時與公安交警、城管執法等橫向部門針對財政投入、公交線網優化、公交專用道建設、考核評估等專項任務進行分工合作。再次要完善公共交通服務體系。未來建成以軌道交通為主,公共汽車為輔,水上輪渡為補充的多樣化立體公共交通服務體系。其中,市郊鐵路作為城市軌道交通的補充和擴展,主要解決市郊之間通勤通學的大客流。另外,應進一步通過軌道交通與地面公交的基礎設施提供換乘便利、無縫銜接的一體化出行服務,全面提升公共交通服務水平。最后,繼續優化公交票制票價。建立科學的公交票價調整機制;優化公交票制結構,吸引乘客公交出行。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筆者在倫敦工作時曾注意到,倫敦居民搭乘公共交通時均使用牡蠣卡(Oyster Card),類似上海交通卡。它具有儲值功能且在公交、地鐵、輕軌、有軌電車和往返倫敦中心與近郊的火車均可以使用。使用牡蠣卡出行的乘客相比于購買一次性車票的乘客享受較大優惠。而且倫敦地鐵執行分區(地鐵覆蓋的區域被分為1-6區)、分時段(高峰與非高峰)不同票價制度。如果一天之內乘坐公交或地鐵超過3次,乘客將享受“每日封頂價”,即3次之后的票價全部免費。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