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經過4個多月的試運行,江蘇首個電氣化智慧共享平臺在江蘇淮安金湖縣建成上線,能源領域助力鄉村振興邁出堅實一步。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什么是電氣化智慧共享平臺?就是采用大數據、能源網、物聯網、云構架等技術手段,為進駐平臺的用能客戶、能源服務商和政府機構提供全產業鏈一體化服務的一個智能平臺。
“我們通過安裝能源控制器、能源路由器、以及空調和熱水器定制模塊、定制智能插座、智能微型斷路器等具有客戶側專屬功能的關鍵設備,實現了相關數據的在線監測查詢和設備的運程控制等。”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營銷部農電處處長黃瑋說,這些數據會自動上傳至電氣化智慧共享平臺,經過后臺分析判斷,為電力客戶提供智慧用能服務。
鄉村電氣化是實現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途徑。2019年2月,國網江蘇電力在淮安金湖開展鄉村電氣化試點建設,重點在金湖塔集鎮高橋村、前鋒鎮白馬湖桃花島、銀涂鎮勞動小區開展客戶側電氣化智慧共享平臺試點建設應用。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塔集鎮高橋村黃莊組村民黃明洲在家里的衛生間安裝了有定制模塊的電熱水器,還在屋頂安裝了5千瓦的光伏發電板。他通過手機里的智慧共享平臺APP,可隨時查看家里每天電能消耗和光伏發電量。
“平時不知道什么電器用電量大,現在可以知道空調和電熱水器每個時段的用電情況。” 黃明洲說,春節期間,兒子一家回來過年,小孫子怕冷,空調不能停,一家5口人還用電熱水器燒水洗澡。僅1月21日當天,就用了40度電,其中3臺空調和電熱器占了大頭。“平時每天也就用7、8度電,要不是有這個智慧共享平臺APP絕對不相信能用這么多,肯定以為電表轉快了。”黃明洲說,“現在的技術真先進,這些用電數據都清清楚楚。”
同時,塔集供電所通過電氣化智慧共享平臺,也可以清楚地掌握黃明洲家用電負荷變化,對每臺空調、電熱水器開啟及使用時間的負荷曲線都有精準記錄。
“我們可以對不同生產廠家同類電器商品能耗進行對比,比如電熱水器,為廠家設備后期開發提供數據參考。”塔集供電所所長馮云球介紹,除了居民用戶,電氣化智慧共享平臺還聚集了能源服務商、家電生產商等上下游企業,供電公司可以根據用戶需要,提供能源增值服務。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在農業生產方面,電氣化智慧共享平臺還可以提升農業生產智能化水平,助力增產增收。
“以往養殖靠經驗,現在養殖靠科技。”塔集鎮龔河村村民張來樹有150畝魚塘,據他介紹,過去魚塘增氧憑借經驗,把增氧機設定一個時間值,到時間點就自動打開。如今,通過傳感器對魚塘容氧量進行精準探測,當容氧量不夠,就會把數據信息傳送到電氣化智慧共享平臺,再由平臺發送指令開機增氧。
“魚塘接入智慧共享平臺后,魚塘打水、投餌、增氧都不用人工操作了,光人工成本就可節省5萬元。”張來樹對新技術的應用很滿意。
國網金湖縣供電公司副總經理劉兵算了一筆賬:電氣化智慧共享平臺可完成增氧投餌、殺菌監測、排灌噴淋、通風控溫等遠程控制管理,提高了農業產業經濟效益。在試點推廣的金綠源200畝智能連棟溫室大棚項目中,按照減少30人核算,人工成本一項每年節約90萬元。此外,按照試點百畝魚塘增氧年節電3000元左右核算,如果全縣20萬畝魚塘推廣應用,年可節約電費成本600萬元左右,全省推廣500萬畝,則可節約電費成本1.5億元。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目前,江蘇省水產養殖面積超過1100萬畝,如果在全省范圍內推廣該平臺,那將為水產養殖戶們節省一筆可觀的費用。”黃瑋說。
不僅如此,遇到特殊氣候、地區用電負荷緊張時,供電公司根據先前與客戶的約定,可以通過電氣化智慧共享平臺對某一特定時間客戶的重要負荷,比如空調、電熱器等進行精準切割調峰,以緩解該區域負荷緊張問題,達到配變設備的安全運行。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今年,國網江蘇電力將按照全域電氣化的目標,繼續深化電氣化智慧共享平臺建設以及居民家庭智慧用能系統應用等,以農業生產、水產養殖、鄉村旅游為重點,全面提升金湖電氣化示范縣建設水平,并將典型經驗在全省推廣。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