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4月29日發表題為《地球工程:拯救地球的“第二方案”》一文,盤點了阻止氣候變暖的“B計劃”。全文摘編如下:
“第一方案”是從源頭上解決問題。但聯合國最高氣候科學機構明確表示,減少碳污染不足以阻止地球過熱。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以下是可供選擇的地球工程“第二方案”,以及它們潛在的缺點:
直接捕獲二氧化碳
實驗表明,直接從空氣中吸收導致地球變暖的二氧化碳,并將其轉化為燃料顆粒或封存在地下是可行的。
由美國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支持的一家公司2015年在加拿大啟動了試點,另一家公司則在冰島運營著一家試驗性設施。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缺點:這項技術目前成本高得驚人,可能需要幾十年才能大規模運營。
太陽輻射管理
與其他策略不同,太陽輻射管理不針對二氧化碳。
它的目標很簡單:阻止一些太陽光線抵達地球表面,迫使其反射回太空。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有一個想法是向平流層注入或噴灑微小的反光粒子,或許可使用氣球、飛機或巨型管子。
澳大利亞去年開始試驗一種有爭議的技術,向處境危險的大堡礁的上空噴灑微小的鹽晶體來使云層更亮。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澳大利亞科學家說,如果取得成功并與其他氣候和保護措施相結合,這可能會幫助減緩大堡礁的衰退。
缺點:即使達到預期效果,太陽輻射管理也無助于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正在使海洋的酸性變得過強。
它還有可能引起連鎖反應,包括降雨模式的變化以及科學家所說的“終止沖擊”——如果系統失靈,氣候會驟然變暖。
植樹造林
大規模植樹造林可以顯著減緩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聚集,目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超過510ppm(ppm為百萬分之一),比150年前提高了50%。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缺點:即便砍伐森林現象可以逆轉——自2013年以來每年有超過10萬平方公里的熱帶雨林消失——使碳排放大幅減少所需要的大量樹木也將與糧食和生物燃料作物爭地。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BECCS
生物能源結合碳捕獲與儲存法(BECCS)將自然過程與高科技過程相結合。
第一步是種植油菜、甘蔗、玉米或“二代”生物燃料作物,比如柳枝稷,它們在生長過程中會吸收空氣里的二氧化碳。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第二步是在燃燒秸稈獲取能源時封存所產生的二氧化碳。
理論上,其結果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比這一過程開始時要少。幾乎所有氣候變化模型在預測與《巴黎協定》氣溫目標一致的未來時都默認BECCS將發揮重要作用。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缺點:有研究估算種植生物燃料所需的土地面積多達印度國土的2倍,致使BECCS與糧食作物爭地。這種計劃還需要大量淡水。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海洋施肥
名叫浮游植物群落的海洋植物能吞噬二氧化碳,死亡時將其帶到海底。
它們的種群規模因缺乏天然鐵元素而十分有限,但實驗表明,把硫酸鐵粉末撒進海里能使之擴大。
缺點:科學家擔心它產生意外的影響。例如,浮游生物消亡會使氧氣斷絕,這可能會使海洋里已然呈上升趨勢的“死亡區域”大幅增加。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增強風化
石頭自然風化每年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減少約10億噸,是人為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的約2%。
實驗顯示,在某些地方施撒一種名叫橄欖石的綠色硅鐵的粉末可以模擬這一過程。
缺點:開采足夠多的橄欖石并研磨成粉耗資不菲。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生物炭
生物炭是在低氧條件下長時間加熱植物廢料——稻草、花生殼、木屑等——制成的炭。它可以長期儲存二氧化碳,還能使土壤變得肥沃。
缺點:關于這種方法的推廣速度和生物炭用作化肥的穩定性尚無科學定論。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