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四院士為甘肅能源綠色發展建言
“碳達峰、碳中和”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能源電力行業加快實現低碳轉型和綠色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電網連接電力生產和消費,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引領者、推動者、先行者。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近日策劃了“院士看國網甘肅電力”活動,走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孝信、中國工程院院士汪懋華、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維江、中國工程院院士薛禹勝四位資深院士,借助他們的視角,為國網甘肅電力和甘肅電網更好的服務甘肅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建言獻策。
圍繞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孝信提出五方面建議。一是電網企業要加強與地方政府、發電企業、廣大用戶的溝通協調,統籌考慮電網建設和負荷配套,努力做到新能源建設“發出來、送出去、用得上”。二是要利用好祁連山脈水資源,在建設大型抽水蓄能電站的同時,因地制宜發展中小型抽水蓄能電站,最大限度解決好新能源送端電網調峰調頻調壓等問題。三是要積極推動氫能綜合利用,通過把富余電力電量轉化成氫能送出去,可以嘗試在新能源富集地區率先建設示范工程,努力把“西電東送”變為“西能東送”。四是要深入研究新能源占比高、電力電子設備的廣泛應用的電網變化特性,充分發揮包括新能源企業在內的電力電子設備快速響應特性,綜合施策解決好電網特性變化問題。五是要研究在新能源送端電網建設直流電網的可行性,用直流電網把西北部的風電光伏和西南部的水電綜合利用起來,在送端電網形成“風、光、水、火”互補,為新能源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在‘雙碳’目標及‘新型電力系統’發展戰略背景下,甘肅新能源裝機規模必將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的有利契機,這是甘肅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機遇。”中國工程院院士汪懋華表示,甘肅農業技術進步潛力巨大,農業發展對能源有很大需求,可用新能源發展推動農業技術革命,探索出一條適宜于甘肅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維江表示,要充分肯定國網甘肅電力提出建設電力系統理論研究實證基地的設想,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建議。要主動協助政府部門拿出實施方案,基于“雙碳”目標實現,從多方面進行科學分析論證,為政府提出切實可行的量化的實施方案和支撐。要充分了解存量水電的調峰調頻能力,發揮好水電的調節作用,實現荷網源儲協調控制。還要準確預判新能源發展不同時期對電網帶來的影響,努力做到電網、電源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中國工程院院士薛禹勝建議,破解電力系統的新問題新挑戰,必須要提出新思路新方法。“建立電網精準模型,在不可復制的電力系統變化過程中驗證模型的準確性,提出一種新的分析理論和方法,將最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用精確模型驗證簡化模型的思路,快速找出影響電力系統穩定運行的主要因素,并實現對電網是否穩定的量化分析評估。”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