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走進位于煙臺市牟平區的山東恒邦冶煉股份有限公司,很難想象這是一家大型冶煉企業——廠區綠樹成蔭、廠房鱗次櫛比,干凈整潔、環境清新;車間內,自動化生產線有序運轉,一股濃郁的科技感迎面而來。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在這里,因科技創新帶來的“蝶變”讓人倍感振奮:從簡單粗放、不可持續,到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縱觀恒邦股份33年的發展史,就宛若一部濃縮的中國冶煉發展史,靠著科技創新,構建起綠色、循環的產業體系,進而邁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新征程。
傳統的礦產資源加工行業能耗高、污染大,占用資源多,要想實現轉型升級的難度很大。而山東恒邦冶煉股份有限公司卻獨樹一幟,不斷地由“傻大粗”向“高精尖”邁進,成為綠色冶煉標桿企業,先后榮獲“中國黃金十大冶煉企業”“《財富》中國500強”“中國品牌500強”等榮譽。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民族的企業、世界級平臺”是恒邦股份總裁曲勝利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在我們恒邦人的心里,一直憋著一股勁,就是要從追趕者變成引領者,讓‘中國制造’領跑世界!”曲勝利說。
以砷為例,作為冶煉行業最難提取的元素之一,提煉高純砷可謂難上加難。為了攻克這一世界難題,山東恒邦冶煉股份有限公司專門組建科研團隊,按照“項目產業化、高端化”的思路,進行探索研究。2019年,恒邦股份“7N高純砷清潔高效制備關鍵技術與大型化成套裝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列入山東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2020年3月,在牟平區委、區政府的幫助和支持下,總投資3.4億元的“高純材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作為全區重點項目正式啟動,10月整體工程完工,11月帶料試車。當年年底,7.5N的高純砷產品便正式投產。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世界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寶藏。我們堅持‘做環保就是做產品’的理念,向科技力要生產力,走綠色環保、長遠發展的道路。”曲勝利說。在這一思路的引領下,恒邦大力開展黃金冶金技術革新,系統建立了火法黃金冶煉技術方案,開創了黃金冶煉的新模式。
“火法冶煉造锍捕金技術大大提升了資源利用率,把低附加值升級為高附加值,把有害廢渣做成環保產品,開辟了‘全元素回收、零廢物排放’的技術創新和綠色發展新路徑。”在山東恒邦冶煉股份有限公司車間內,技術人員向記者介紹。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縱觀恒邦股份的生產流程,可謂是“環環相扣”“斤斤計較”。在原料采購過程中,恒邦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把世界的資源拿到中國、化為我用。據估算,恒邦股份一年的原材料投入可達150萬噸,其中,從南美、非洲、俄羅斯等國際市場進口的原材料約占75%,國內原材料約占22%,其余來自公司自有礦山。在生產過程中,恒邦將金精礦、銀精礦、銅精礦等原材料,根據不同的原料類別,分別送入不同的生產線,進行初步提煉,產出電解銅、電解鉛等副產品。再對富含稀貴金屬的陽極泥進行精煉、深加工數十道工序,生產出金、銀等貴金屬和硒、碲、砷、鋅、銻、鉍等十多種小金屬,綜合回收各類稀貴元素。
很多人會問,恒邦創新的密碼是什么?答案是人才。近年來,恒邦股份大力實施人才引進和培育相結合的戰略,為企業蓄足了發展新動能。公司先后與中南大學、東北大學等多所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掛牌成立“有色金屬資源循環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試驗基地”“金銅產業(煙臺)專家工作站”,加快了科技成果的產業轉化,為企業發展增添了科技動力。此外,注重加強本土人才梯隊培養,采用“1+4+N”模式,即一個“德能配位”評價體系、四條職業晉升通道和N個創新實踐創新平臺,培養了一大批本土科研創新人才。企業培育的“欒會光創新工作室”被評為省級職工創新工作室,先后研發技術創新成果20多項,創造經濟效益3000多萬元。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目前,恒邦股份共擁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東省技師工作站等多個平臺,擁有高級工、技師等技能人員551人,在讀博士5名、碩士31名、高級工程師15名,科研攻堅和技術革新的平臺完善、力量雄厚。公司先后獲得有色行業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發明專利11項、實用新型專利12項,主持或參與制訂、修訂的國標、行標、團標達70多個,進一步提升了其在行業內的知名度和話語權。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惠州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