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中電聯統計與數據中心發布2021年三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稱,預計全年全國基建新增發電裝機容量1.8億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投產1.4億千瓦左右。預計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3.7億千瓦,同比增長7.7%左右;其中,煤電裝機容量11.1億千瓦、水電3.9億千瓦、并網風電3.3億千瓦、并網太陽能發電3.1億千瓦、核電5441萬千瓦、生物質發電3600萬千瓦左右。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合計達到11.2億千瓦左右,占總裝機容量比重上升至47.3%,比2020年底提高2.5個百分點左右,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及比重預計將首次超過煤電。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廣東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報告預測,國家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做好今明兩年宏觀政策銜接,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為全社會用電量增長提供了最主要支撐。綜合考慮國內外經濟形勢、上年基數前后變化、電能替代等因素,并結合當前外部環境等方面的不確定性,預計2021年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長10%-11%,其中,四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左右。
報告還預測,需求端看,宏觀經濟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電力消費需求將保持中速增長水平。氣象部門初步預計今年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頻繁。全社會用電量中速增長并疊加冷空氣等因素,進一步放大用電負荷增長,其中采暖負荷增長更為明顯,部分城市居民用電負荷占比達到50%左右。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廣東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供給端看,水電方面,重點水電站蓄能值同比減少,冬季降水總體呈偏少特征。新能源方面,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裝機比重持續上升,隨機性、間歇性和波動性大幅增加,電力系統運行中的調峰資源不足情況進一步加劇。火電方面,國家全力推動煤炭增產增供,推進煤礦手續辦理和產能核增,預計電煤供需形勢將比前期緩和,但部分地區電煤供應仍可能偏緊,另外,廣東、江蘇等氣電裝機較多的地區天然氣供應可能偏緊,都將制約火電機組出力。
預計迎峰度冬期間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偏緊,部分地區電力供需形勢緊張。從各區域的供需平衡情況看,預計東北、西北區域電力供需基本平衡,但區域內新能源比重大,電力系統調峰與保供熱矛盾較為突出;華北、華東、華中區域電力供需偏緊;南方區域電力供需形勢緊張。燃料供應保障情況以及冬季氣候情況是影響今冬電力供需形勢的主要不確定性因素,若全國電力燃料供應持續緊張或出現長時段大范圍寒潮天氣,則電力供需偏緊的省份將增多,各區域電網中均將有部分省級電網呈現出不同程度的緊張態勢。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廣東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