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 ]:德意志銀行首席國際策略師拉斯金(Alan
Ruskin)表示:“外界正有一種觀感,即歐元區經濟不夠強勁,將成為全球經濟放緩的一部分。”瑞士金融機構Banque
Syz首席投資官蒙肖(Charles-Henry
Monchau)則表示:“歐洲目前陷入惡性循環,能源價格上漲正在損害歐洲經濟,推動歐元走低。反過來,疲軟的歐元使能源進口變得更加昂貴。”
能源危機、德國貿易近30年首現逆差、歐元對美元跌至平價……歐洲經濟衰退的腳步是否越來越近了?
德意志銀行首席國際策略師拉斯金(Alan
Ruskin)表示:“外界正有一種觀感,即歐元區經濟不夠強勁,將成為全球經濟放緩的一部分。”瑞士金融機構Banque
Syz首席投資官蒙肖(Charles-Henry
Monchau)則表示:“歐洲目前陷入惡性循環,能源價格上漲正在損害歐洲經濟,推動歐元走低。反過來,疲軟的歐元使能源進口變得更加昂貴。”
在歐元不斷下挫之際,歐洲其他資產也早已聞風而動,遭遇了股市、債市的拋售潮。
東正期貨資深外匯分析師元濤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歐洲經濟是否陷入衰退,需關注能源問題帶來的后續反應,及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如果美聯儲的加息步伐不再激進,將有可能利好歐洲經濟走向。”他說。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廣東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歐洲經濟是否陷入衰退,需關注能源問題帶來的后續反應,及美聯儲的貨幣政策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廣東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惡性循環?
中信建投期貨金融衍生品首席研究員劉超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認為,目前歐洲正經歷能源危機、經濟基本面走弱、貨幣貶值的惡性循環,而2月底以來的能源危機是上述一系列問題的起點。
“從宏觀經濟基本面來看,能源價格上漲一方面提升了歐洲工業的用能成本,另一方面也推動通貨膨脹走高,這制約居民消費、抑制歐洲經濟活力。從對外貿易角度來看,歐元區能源極度依賴進口,能源成本提升大幅推升了歐元區進口端的成本,這導致了歐元區在去年底從長期以來的貿易順差轉為貿易逆差,且逆差規模不斷擴大。”他進一步分析稱,“宏觀經濟面疲軟和貿易逆差帶來的國際收支失衡對歐元構成了壓力。”
歐盟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歐洲的天然氣需求主要集中在工業和住宅
,兩者占比超歐洲天然氣總消費量近七成。5月,歐元區工業生產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36.3%,仍位于高位。6月,歐元區通脹率達8.6%,再創歷史新高。6月,歐元區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滑至-23.6,為疫情暴發以來的低點。
5月,德國30多年來首次出現商品貿易逆差。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經季調后,5月德國商品出口額為1258億歐元,環比下降0.5%;商品進口額達1267億歐元,環比上升2.7%,導致當月貿易逆差約達10億歐元。
劉超還稱,歐元不斷走貶,又將反過來加劇了歐洲能源危機,因為這意味著歐洲國家需要用更多的資金來購買包括能源品種在內的大宗商品。
歐洲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在進口到歐元區的所有商品中,近一半以美元計價,以歐元計價的比例不到40%,而石油和天然氣傳統上都以美元支付。13日,素有“風向標”之稱的TTF基準荷蘭天然氣8月期貨價格報182.000歐元/兆瓦時。
能源咨詢機構Wood Mackenzie的數據顯示,從年初到6月19日,歐洲國家液化天然氣進口量同比上升49%。另據市場研究機構Refinitiv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迄今為止,歐洲平均液化天然氣進口量已達174億立方英尺/天,高于2021年平均值。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廣東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衰退風險
元濤認為,能源問題將是決定未來歐洲經濟走向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能源價格高企,工業生產、居民消費將繼續受挫,這將再帶來宏觀基本面走弱、對外貿易疲軟、本幣貶值等一系列問題。
瑞銀集團認為,如果俄羅斯停止向歐洲供氣,或將使歐洲企業收益減少15%以上。而斯托克600指數將下跌超過20%。法國外貿銀行歐洲宏觀研究主管舒馬赫(Dirk
Schumacher)則表示,歐元兌美元每貶值10%,明年歐元區通脹就會增加0.2個百分點。德意志銀行估計,在當前能源價格高企和強美元的背景下,歐元區今年對外貿易或損失4000億歐元。野村國際公司貨幣策略師羅切斯特(Jordan
Rochester)則認為,如果“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不恢復運營,歐元兌美元可能在冬季跌至90美分。
元濤還稱,雖然歐洲多國正尋求液化天然氣、煤炭來替代自俄羅斯進口的管道天然氣,但受限于產能、運輸和接收等一系列問題,歐洲多國能否填補俄羅斯供應缺口,將儲氣設施填滿到計劃水平,尚待觀察。
美國是歐洲多國近期尋找液化天然氣的主要方向之一。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預測稱,2022年,液化天然氣出口量或達119億立方英尺/天。同時,歐洲多國已與卡塔爾等國家簽訂天然氣合作協議。但是,歐洲整體液化天然氣接收能力和再氣化產能有限,而傳統陸上終端設施完全建成所需時間長達5年。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廣東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在增加煤炭進口方面,印度尼西亞煤炭開采協會執行董事西納迪亞(Hendra
Sinadia)表示,近期上調煤炭生產目標相對較難實現。外媒援引煤炭行業高管的話稱,目前印度尼西亞的煤礦已經接近滿負荷生產,不太可能滿足對歐洲額外供應的要求,而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政府已啟動緊急供電,迫使該州的礦商將運往海外的煤炭留在當地,南非當地煤礦至理查茲灣港的煤炭運輸不斷受阻。
同時,劉超認為,宏觀經濟政策,尤其是歐央行的貨幣政策,亦將影響未來歐洲經濟走向。“在開放資本條件下,歐洲必須面臨自主貨幣政策和匯率穩定的取舍。從當前形勢看,歐洲很可能選擇放棄匯率穩定,進行較為鴿派的加息,以維持經濟活力。但如果通脹高燒不退,其貨幣政策仍有轉向的可能。”他說。
但在元濤看來,無論從經濟還是貨幣政策角度,歐洲地區可能無力解決自身的經濟困境。一方面,作為歐元區核心國家,德國經濟本身就是輕消費、重儲蓄,崇尚重商主義的,這意味著其經濟發展仍倚重對外貿易;另一方面,當前歐元區的經濟環境,正制約著歐央行的加息決定。
此文章在中國節能網轉載 廣東革普絲科技節能公司料斗節能發熱器、炮筒節能加熱圈
元濤進一步分析稱,如果歐洲經濟要回暖,就需要下游需求回暖。下游需求能否回暖,則取決于金融環境,及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他說:“如果美聯儲的加息步伐不再激進,將對全球金融市場釋放更多的流動性,推動美元走弱,增加全球需求。而上述因素均將利好歐元,并降低其進口成本、利好出口,進而利好歐洲對外貿易及經濟走勢。”
|